马来西亚关丹港首批再生铝锭运抵广西钦州港
广西北部湾港务团体有限公司(下称北部湾港团体)20日介绍,“关丹港—北部湾港—中国川渝”多式联运航线开通后,首批70吨再生铝锭近日已从马来西亚关丹港运抵广西北部湾钦州港,这也是广西企业参与海外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项目的栩栩如生实践。

据了解,这批货物由广西中马园区华物产协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广西辉航新资料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成立的合资公司提供,该企业打算在马中关丹产业园投资建设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拟建设年产15万吨再生铝产品加工厂一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带来每周200标箱的进口数据,将为多式联运航线的常态化运行提供基本货源,并将优先斟酌在北港钦州新通道联运中心进行存储和分选,以钦州为仓储“大本营”,发往广西区内各地加工形成下游产品。
目前,占地面积405亩,总投资约5.48亿的北港钦州新通道联运中心即将正式对外运营,投产后集装箱年处置才能可达15万标箱,未来将打造以集装箱业务为主,承接铁路与水路的联运中转功效,施展内河及海港的连接作用,与铁路货运开展海铁联运业务,打造成为钦州港集装箱业务基点,并拓展国际航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综合业务。
为了更好地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方便化全程物流业务服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关丹分拨中心已于今年4月挂牌成立,标记着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与中国北部湾经济区、中国西部地域开启了海铁联运新时期。
钦州北港供给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飞介绍,以前货物从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动身,运到钦州港须要12天以上,但是现在从关丹港动身只须要一周的时光。随着后续货量的增添,操作效力不断晋升,运行时光还会缩短。
纪飞表现,这次再生铝锭运输,重要测试了解航线运输的通畅性、物流节点硬件设施配套情形和关检操作环节效力,货物的胜利抵港,有助于培养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关丹分拨中心。

今年正值中马“两国双园”合作10周年,截止到2023年,“两国双园”签约项目协定投资额超2300亿人民币。十年来,北部湾港团体依托中马“两国双园”,实现北部湾港与关丹港集装箱直航,双方经贸合作提档升级。
“我们期待更多来自马来西亚关丹港周边的货物运输至中国。”广西北部湾国际联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业务经理周巍说介绍,目前马来西亚关丹当地企业正与广西北部湾港团体在农产品上开展深度合作,将会有更多货物在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流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